摘要: 沒人知道,這個靠自己雙手打拼的云南漢子,究竟付出了多少辛勞才能從社會的最基層華麗轉身成為安防業內知名的職業經理人。
也沒人知道,這個性格堅韌又真誠的倔強男人,經歷了怎樣的磨礪才能從“被質疑”變成“被模仿”。
已然是成功人士的他,又有著怎樣的夢想?
“市場競爭是相當殘酷的。”當時侯剛意識到在惡劣的環境下不能盲目進行多元化,需要專一的將優勢最大化發揮。“我們當時并沒有全面擴張的實力,考量之下確定了專注紅外攝像機研發制造的大方向。”
關于這一系列的改革,很多人質疑他是否做得到。“懷疑、質疑都可以,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確實沒有能夠讓人完全信服的理由。我能夠理解有人在這個時候做臺下觀眾的心態。”面對質疑,侯剛很坦然,“其實我們都知道改革勢在必行,只是如何轉變并不明朗。然而,企業發展需要突破,無論怎樣,我們必須義無反顧地向前走。”
放棄價格戰,走品牌路線
在侯剛的帶領下,迪威樂本著“尋找理念相同的人同行”的思路,開始有意識地區分客戶,并逐漸摒棄低端產品,而以中高端、高端的產品為主導。“一切都向品牌看齊,從樹立品牌形象開始。”
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做法幾乎是在推客戶出門,侯剛對此卻堅定不移。“企業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最有效的招牌就是產品質量。顯然,低端產品是無法達到這一目的的。同樣的,在價格上斤斤計較的客戶也很難真正的為我們打響名號。”他笑著告訴記者:“起初迪威樂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時,產品價格顯得略高。但事實上是中低價位。最終的數據證明,我們只是在小客戶上有2%的流失率,大多數客戶其實更看重品質、信譽,品牌而非價格。”
“要讓客戶對企業有十足的信心,還需要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企業經營理念的傳播讓客戶、讓市場更了解你。這樣才能增加認同感。”
隨著產品口碑的提升迪威樂的品牌形象也在隨著上升。侯剛更加堅定了“以品牌立足市場”的信念。“陷入價格戰本來就是被迫的,然而市場對品牌的要求卻始終沒有改變過。”
他深諳品牌塑造的法則,要樹立品牌不能單一地追求品質,更要追求產品效果。在加強產品的同時,侯剛帶領公司上下對產品的外觀、包裝、說明書等進行了全套的改造。侯剛拿著兩份風格截然不同的宣傳彩頁對記者說:“改版之前的彩頁把公司簡介、產品簡單的堆砌在一起顏色雜亂,改版后的彩頁,色彩簡單,且把資信和理念與產品結合在一起。”在侯剛看來,宣傳品牌要有的放矢,不能病急亂投醫。
“在2010年之前,迪威樂用的公模產品在品質、品牌形象上很難脫穎而出。在改革后,我逐歩全部采用私模,力圖增加外觀的吸引力。”同時,侯剛還積極開展與各方媒體的立體合作,“品牌是廣告做出來的,但是光投廣告做不成品牌。”
摸索著走過了2010年,數據和事實證明了侯剛的改革是一個正確的決定。“2010年我們實現了銷售額85%的增長。”侯剛不允許公司內部再有觀眾,“在公司這個大舞臺上,所有人都要做演員,努力演好這大場戲。”
有品牌的企業才會迅速壯大。然而,在迪威樂脫離價格戰后,侯剛依然憂心忡忡。“走品牌路線是一種必然的堅持,這條路還很長遠。品牌建設要伴著企業的成長一直繼續堅持下去。”